自中国提出的"双碳"目标以来,企业对"双碳"人才的需求激增,据报道,"十四五"期间中国需要的"双碳"人才预计在55万至100万。
在这一背景下,9月22日,"气候拓新者"中国项目在上海举行了十年庆祝活动,以"践行十衷如一,共拓双碳未来"为主题,旨在共同探索中国的"双碳"人才发展之路,帮助企业解决节能减排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气候拓新者"项目于2014年进入中国,已在中国共招募了200多名学生,与40余家世界知名企业进行合作,挖掘出上亿美元的节能机会和50万吨二氧化碳的减排潜力。这一项目的最 大特点在于学生需要独立完成由EDF和企业共同制定的实习内容,包括分析节能改造的机会和潜力、制定碳减排和碳中和目标及实施路径、开发节能减排的管理工具、开展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和改进等。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潘家华,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处长施敏,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会长黄峰,EDF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托马斯·穆雷(Thomas Murray),以及来自政府、企业、协会、科研院所、高校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会议由EDF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主持。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柏国强表示,作为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地、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地、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首提地,上海正在以排头兵的姿态和先行者的担当,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展望未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合作。气候拓新者项目正是顺应了低碳发展的趋势,创造性地建立起了企业、学生对接平台。不仅帮助企业通过年轻人的专业技能和才识完成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相关项目,助力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拓展了人才国际交流的渠道,培养了"双碳"人才队伍。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潘家华在主旨演讲中,分享了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通过能源生产与消费革新来实现低碳转型,以及其中蕴含的商业机会和人才发展需求。他表示,转轨零碳将成为未来十年的主流。从高碳的化石能源转轨零碳的可再生能源,将推动社会转型、就业增长和民生福祉的提升。
作为"气候拓新者"全球项目的创立者之一,EDF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托马斯·穆雷(Thomas Murray)认为,中国的"双碳"目标将推动我们走向碳中和的未来。而"气候拓新者"培养的青年人才,将为这一深刻转型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他们有潜力成长为未来中国的商业*,以及优秀的气候*。
EDF副总裁、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秦虎在发言中指出,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危机之一。而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气候拓新者"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项目,也代表了一个积极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青年群体。这里汇聚着不同专业领域的青年大学生,与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大家结伴而行,相互成就,共同探索气候解决方案。"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低碳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发展的方向,而低碳转型更需要人才支撑。值此"气候拓新者"中国项目实施十周年之际,我们齐聚上海,总结成果、凝心聚力,共同探索建设清洁美丽世界之路。
"聚合、探寻"专题讨论环节聚焦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相关探索。来自罗氏制药、金拱门、凯马特、迪卡侬、隆基等合作企业的代表介绍了项目同学的工作成果对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的帮助,并分享了企业参与"气候拓新者"项目的感受。
隆基绿能可持续发展高级经理汪子阜谈到,"气候拓新者"的同学们参与隆基的"双碳"工作,这是一个共创的过程。凭借优秀的学习能力,他们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做出很好的成绩。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经验积累进入不同行业,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和"双碳"人才建设做出贡献。
另外,会议还正式启动了"气候拓新者"中国项目的未来十年愿景——目标是未来十年培养1000名低碳人才。将从三个方面助力全社会的碳减排进程:
一、融入国家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支持区域绿色低碳转型。项目将聚焦上海和长三角地区等地区,服务这些地区的工业产业链减排和交通碳减排。
二、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乡村绿色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项目将以环保和低碳的方式,促进包括农业部门在内的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选拔出的"气候拓新者"们将针对中国农村地区展开调研分析,协助解决与粮食生产和农业减排相关的问题,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乡村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三、融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向发展中国家在华留学生开放更多机会,让其在实践中了解中国企业绿色管理经验,创新企业碳管理解决方案,以在未来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绿色低碳转型,打造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绿色低碳转型人才网络。
未来,"气候拓新者"中国项目将继续发力,以人才驱动绿色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