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理财魔方马永谙:家庭理财必须要有“底线”,控制亏损很重要

2022-05-27 10:45 互联网

近期,理财魔方联合创始人马永谙在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中产家庭的资金首先要保障生活,其次才是保障生活品质的持续提升,因为其可自由支配的资金有限,需要考虑钱花在哪里才能效用*化。据理财魔方观察,当下中产群体理财现状并不乐观,甚至近90%的家庭正在或已经走入误区。比如,资产机构不合理,房地产占比过高;金融资产中,以存款为主,不习惯在浮动收益市场里放置财富等。

理财魔方认为,当前中产家庭理财需要建立清晰的心理账户。比如,子女教育账户、父母养老账户、自己退休养老账户、日常开支账户、购房养车、旅游等账户。目前一二线城市的中产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账户已经比较成熟,而其他心理账户仍需完善。如果不做好这些资金规划,可能会承担一些不必要风险,导致资金链断裂,甚至会消费降级,影响子女、拖累老人。

理财魔方联合创始人马永谙向《经济观察网》称,任何理财行为,如果最终赚不到钱,就丢了“理财”二字的本质,而对于当前中国近90%的中产家庭理财现状堪忧,按照估算,如果不调整家庭财富结构,将有18%的家庭在未来某个时刻遇到家庭资产收支不相抵的情况。

如何定义中等收入群体?中国有多少中产家庭?理财魔方发现,根据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主编的《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20-2029):战疫增长模式》一书,中等收入群体,是指三口之家收入处在10万—50万元的人群。目前这一群体的规模大约为4亿人。并且,理财魔方《居民理财行为洞察报告》显示,居民资产向公募基金等浮动收益类理财方式上迁移是必然的趋势。

从理财角度来说,对中产人群的定义的门槛略微会高一些。如果他能在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或者所生活的区域里,维持收支相抵,获得中等或者中等偏上的生活水平都叫中产。这里有个基本的逻辑叫“收支相抵”。而收支相抵,并不一定是都有财可理的,如果说挣的钱都够花,但都花光了,那就会无财可理。所以理财,就要求收支相抵之上还要有结余,这样的话才“有财可理”。我们定义的中产家庭,全国大概有3000–4000万个家庭,也就是1.2亿到1.5亿的人口水平。

理财魔方一直在说家庭理财必须要有“底线”,控制亏损很重要。做好资产配置也很重要。资产配置是降低波动、提供稳定复利的*方法,跨品种、跨市场才是真正的资产配置。“基金组合”是实现资产配置的良好工具,而公募基金跨品种、跨市场,各类资产丰富,具有高流动性,适合动态调整需求;且资金安全性高,适合放大钱,所以成为理财魔方底层资产*。这也是理财魔方将公募基金组合作为底层资产最重要的原因。

中产家庭理财要有底线,这个底线就是风险承受能力。中产家庭非常脆弱,所能依赖的只有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由此产生的家庭财富。这些钱大部分都要用来支付房产、教育、养老等现实需求,所以这些钱只能进行有底线的理财,否则,任何理财上的冒进将导致底线被破,直接会影响生活,要实现底线不破,资产配置必须动态调整。理财魔方的资产配置方法叫“主动全天候”,就是要控制*回撤,降低波动率,获取合理回报。这种资产配置方法适合家庭在任何时候将主要的家庭资产放进去。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