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为什么数字艺术产业在2022集中爆发

2022-05-20 09:45 互联网


历史:人民物质消费需求与精神消费需求

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库仑(MichaelCullen)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家——金库仑联合商店,便是现代超市最早的雏形,我国在1983年也出现了*家超市,北京的京华自选超市。超市之所以在零售界是伟大的发明,能在20世纪席卷全球,是因为超市相对于农贸市场和传统商店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优秀的货品展示方式,引导商品之间充分竞争让利的同时,也提供了大众更多货品的选择。

时间拉回21世纪的*个十年,现有的人民物质文化需求持续井喷和货品供应品类不够丰富、展示方式不够高效再次产生了矛盾,于是零售界又有了电商这个重要的发明。电商相对于超市是降维打击。任何线下的展示方式,都不可能有电商这样充分;交易方式,都不可能有电商这样只动动手指的便捷。

于是毫无意外,电商席卷了全球。相比于超市发展53年才进入中国,电子商务从贝索斯1994年创办亚马逊开始计算,只用了5年中国就有了8848、1688。这当然得益于中国老百姓财务状况的改善,以及在物质需求井喷的需求下,强烈改善市场供需效率匹配机制、降低交易成本的愿望。

我们在消费升级的口号中度过了21世纪的前20年,无数的品牌无数的中小零售企业都享受到了时代红利。但大家也慢慢的发现,消费升级是有天花板的,品质不断提升的需求是有瓶颈的,更令人担心的是主流消费群体以及受广告营销影响较大的青年群体已经不是20年前的那一批人了。

21世纪以来我国的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十三五”期间更是加快下降,从2016年的30.1%降至2019年的28.2%。而与此同时,社会的消费却在逐年大幅攀升。这当然有除了食品行业以外其他消费占款逐渐攀高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中国人对于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已经处在了井喷的前夜。

Z世代的年轻人,成长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时代中,在他们成长的年代里没有货品供应贫瘠的概念,对物质品质的*追求没有上一代人那样执著了,他们对于精神文化消费,对于文化自信有着更多的需求。抢滩下一个20年,我们需要对90后95后00后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

而精神消费需求是否也会出现新的“超市”、出现新的“电商”?出现让精神消费需求的市场供需匹配机制效率更高、让展示更加充分、让交易更加便捷的新业态?

数字艺术电商,或许会在这个大潮中有一席之地。

数字艺术赋能实业:品牌化的时代契机

今年是改革开放44周年,44年来中国承担了全球大量的加工、代工的工作,但是在利润分配上一直处于末端。虽忍受着品牌方的不断压榨,但中国制造如今已不是伪劣商品的代名词。进入21世纪后,我们看到中国的制造业从业者,尤其是创二代们,不断在产业链里向上反攻,“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更是年轻的制造业从业者的梦想。

但何为品牌?

我们不提科特勒《市场营销学》里那些抽象的概念,一个品牌首先要有能占据用户心智的内容,无论是令人喜爱的IP、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是拟人的价值观。而反观我们中国的中小制造业和文化内容离得太远了。是中小企业主不知道如何去获取内容么?还是我们内容市场的供应不足?

都不是。

在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下,在高等教育的全面普及下,营销内容服务、设计服务的供应非常充沛。但是我们的制造业商家就是没有很好的方式找到这些内容,没有很便捷方式去交易这些内容,没有很好的治理方法来保护这些内容。

一个制造业商家想要去开启一个品牌,他没有能力去市场上像超市一样看到琳琅满目的内容供应。他找到一个工作室找到一个艺术家找到一个设计师去定制,必然会被索取非常高的价格或品牌的主导权,不仅是成本让制造业难以承受,投入更多的生产资源还要承担消费市场是否接受的巨大风险。

这也不是艺术/设计从业者的错,我们的艺术类毕业生很多也生活在颇为艰苦的经济条件中。他们的才华、他们的思考需要得到产业的认可,却又遇不到产业的光顾,甚至包括艺术家本人有时也只能在遇到机会时优先选择保障自己利益的合作方式。而这些交易成本,或许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提供很好的市场供需匹配机制,让作品展示更加充分,让内容交易更加便捷。

我们是否可以思考用电商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们最开始回顾历史,现阶段展望未来所应该提出的合理疑问,利用零售业先进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来让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数字艺术电商,或许在提升产业效率,赋能实业方面能起到自己的作用,助力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品牌更加顺利、更加健康也更加快速。

区块链技术:技术革新带来数字内容行业的商业机会

商业上有个指标叫交易成本,交易成本里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信用不传递”,信用不传递指的是比如你要买一个二手物品,在一般情况下,即便是成本会稍微高一点,你也会选择你熟悉的人来完成交易,哪怕是另一个陌生人站在你面前,因为信用不传递。后来因为有了闲鱼和支付宝的存在,平台减少了你对“信用不传递”的担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易的成本。

版权不是实体物品,实物假货可用各种方式来查询,版权来源清查需要的更高的成本,信用不传递这个问题在内容行业里就更加明显。内容行业天然就有权益相对复杂、侵权难以尽查、治理成本过高的问题,商业规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法律合同和道德的双重约束,这两点里在任何一点的约束力减弱就会放大“信用不传递”,带来交易成本的快速攀升。

而区块链技术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对“信用不传递”的担忧。

商业上的另一个方向性指标叫做网络密度

我们来简单解释一下网络密度。

网络密度越小,交易产生的传递损耗就越大,用户付出的成本就会越多,比如:

原始社会的商业文明是:靠山的吃山,靠水的吃水,大家彼此不认识,没有交易

小农经济的商业文明是:男耕女织,村落里分工,但村落间信任机制不完善,交易不繁荣

工业时代的商业文明是:产品随着一级一级的省市代理,将各类商品触达到个人

信息时代的商业文明是:用户依赖中心化的媒体和平台来获取商品,交易依赖巨头而繁荣

而我们想象中的去中心化的商业文明是:每个人在底层信任和社会治理的基础上,都可以互相达成交易这时的网络密度又将提升到新的高度,商业出现新的繁荣。

而区块链技术在知识产权领域应用的正是利用区块链安全、不可篡改、溯源便捷的优势,解决“信任不传递”问题以提高内容产业的网络密度,我们相信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将会给内容行业带来新一波的商业繁荣。

新的网络治理:谁说中国就不能有Web3.0

这一轮的Web3.0引起了大量的社会讨论,关于中国能不能有Web3.0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我们作为行业相关的创业者,尤其在中国做区块链技术(NFT)赋能的数字艺术行业的经营,有很多感受和想法。我认为,中华民族是善于学习的民族,也是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民族。中国能有,也必然会有承载中华文化、体现中国价值的Web3.0.

我从2013年开始接触到相关行业,那个时候加文·伍德还没有提出Web3.0的概念,至今已有9个年头,我完整的经历了加密行业的三个周期。在这三个周期里,我见证了文化艺术在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也发现了大量盲目跟风进入这个行业的投机者。我既不羡慕,也不追捧那些乘风破浪获得巨大成功的投机者,相反,我常常看到那些被横流物欲裹挟、为“年少得志”所累,却并未真正过上舒适生活、体现人生价值。而对行业而言,这些新涌入的投机者,带来的除了社会的关注、资金的涌入,还有社会治理成本的增加。虽然投机者带来的问题与矛盾大都发生在海外,但是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市场试验是否真的符合我们社会的价值观。

其实,Web3.0仅在商业上的去中心化发展与社会治理并不冲突,我们以广告营销产业为例:

以前经营者如果需要做广告营销,要通过中心化平台进行大量成本的广告投放,委托中心化广告平台来寻找潜在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真正触达的用户的权益只占广告成本中的非常小的一部分。而区块链技术使得品牌可以直接触达到用户,并通过区块链技术建立起较为稳固的纽带,极大的减少在中小企业营销的成本投入,给中小企业腾挪出新的成长空间。

这种商业上的去中心化将让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经营风险甚至融资成本都显著降低。减少了交易摩擦、提高了网络密度,让商业焕发出新的繁荣的同时又不会造成过多的社会治理成本,或许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先进生产关系的发展方向。

————————————————

站在新的技术爆发的时代节点上,如何去利用新技术赋能已有产业的同时理性的去防范风险,或许会成为今后这一段时间非常重要的课题。我们深切的认识到,中国人口众多,市场巨大,任何一个新兴行业都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去伪存真。我们更明白,数字艺术市场、数字藏品市场也面临着劣币驱逐良币的风险。

但我们也更看到了,4月1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已经向市场表明了行业发展应当要基于内容价值,加强自治与共治,防范传销、洗钱等风险的态度。5月14日十家数字艺术、数字藏品平台联合声明:关注文化价值,杜绝传销行为,坚守行业底线,也说明了行业自律在逐渐形成。我们应当有信心行业可以健康化常态化发展,让行业真正起到传播中国文化,助力品牌发展,赋能实体经济的作用。

以上是媒体在*艺术518周年庆暨战略发布会活动中向*艺术负责人的约稿。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