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谷趋势(ID:zgtrend) | 那一夫
被网络制裁的那一刻,俄罗斯的手足无措让人印象深刻。
在互联网时代,轻慢互联网一定会受到惩罚。
那么,俄罗斯的前车之鉴会让我们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更理性一点吗?
这两年,中国人对互联网企业出现了两种成见:
*是资本原罪;第二是重应用,轻技术。
抛开对个人、少数企业过度跟风式的毁誉,抛开先入为主,把它放在中国四十年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放在大国博弈的大时代之中,当下,无疑是重新思考行业价值*的时机。
首先,有3月16日的国务院金融委稳定发展委员会的专题会议定调在前,媒体评论认为“中国绝不会放弃或削弱对互联网产业的支持”。
处于低谷的中国互联网产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一度面临最危险的时刻,两天市值蒸发近万亿,海外媒体和投资机构隔三岔五释放关于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坏消息,偏偏国内舆论也有人乐此不疲,营造出一个诡异的氛围。
中美关系的变化就是这次绞杀的大背景。
还有就是,在我们眼前刚刚成为前车之鉴的俄罗斯。
俄罗斯在方向上有两次选择失误——
*次是点错了科技树,舍弃了半导体而选择了电子管;
第二次,是错过了互联网应用发展的机遇,以至于面对世界巨头毫无竞争力,其结果是,战场上吃亏尚在其次,关键是被世界科技潮流抛弃的命运已经基本注定。
当俄罗斯一夜之间被断芯断网,俄罗斯互联网企业甚至无法支撑起地铁手机支付的简单场景。当Whatsapp被取消服务,俄罗斯人立刻想起来一度被禁的Wechat。
金融委会议和众多央媒的密集表态,或许意味着在经过规范和调整之后,重回正轨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将迎来新的契机。
只是这一次,中国互联网产业要承担的使命更加艰巨,是5.5%甚至更高的可持续的增长,是双循环的大战略,还有大国博弈。
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互联网取得新的突破来托底。
选择决定命运。
俄乌冲突或许有助于解决中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思维误区:互联网世界不只有芯片是高科技,核心软件、应用体系同样是高科技。
俄罗斯被制裁后,网上最常见的问题有两个:
一个是,为什么俄罗斯在芯片上不怕卡脖子?简单说,那是因为俄罗斯在芯片方面没脖子可卡。
俄罗斯才刚刚突破56nm的芯片技术,而且俄主战装备没有大量借助芯片,主要依靠在传统科技工艺基础上的系统集成优化,就是把一堆不怎么先进的东西拼到一起,实现产品整体可靠、可用。
第二个问题是,为什么俄罗斯连一些简单的App都无法实现独立自主?
那是因为,尽享现代互联网便利的很多中国人一直以为,场景应用是大白菜,只要会写代码就能搞定,实则不然。
互联网科技有三个支点:硬件、软件和数据,这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只是因为中国在终端应用方面近些年表现得太突出,以至于在对标美国的时候,才让人对硬件、基础软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事实上,仅仅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落地,就给中国助益良多。看下面这张世界主要经济体的GDP,过去七十年的变化,你能发现什么?
1950年到2020年世界主要经济体GDP总量变动
中国曲线有四次明显的跃升:1980年前后,1993年前后,2003年前后,2010年前后。
熟悉中国当代史的都知道这些时间对应着什么。
1980年前后对应着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最初级的市场化和全球化;
1993年前后对应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锤定音,开启了全面的市场化;
2003年前后对应着中国入世,可以叫真正的全球化。
那么,2010年以后对应的究竟又是什么呢?现在看来应该就是互联网行业的爆发。
而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是,过去60年,美国对日本、德国、英国的*优势一直在扩大;只有中国是一个例外,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快速缩小了与美国的差距。
这样的上升幅度,似乎只有从技术革命的角度才能解释得通。过去六十年,美国是新技术的引领者,总是能割走收益最丰厚的果实,其它国家只能跟在美国后面。
至于中国,前三个节点就是在补课,补市场化、法治化、城市化的课,在摸别人的石头,所以自己感觉速度很快,但是差距也同样是在不断扩大,只是等到互联网技术大爆发,才让中国有了缩短和领头羊美国差距的真正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