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创新驱动 智造转型 慕思寻路高质量发展*解

2022-01-10 16:27 互联网

12月8日至10日,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作为未来经济发展和政策走向的重要风向标,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重申了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并就微观、结构、科技、改革开放、区域、社会等其他方面政策进行了部署。其中,结构政策中提出了要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着力重在畅通国内大循环,重在突破供给约束堵点,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工信部发布《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将“专精特新”企业定义为有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内涵的企业,它们肩负着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航向重任,同时也为城市提升产业实力赋能,因此在城市发展的路径图中,那些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制造业排头兵的转型备受瞩目。

高质量转型 湾区传统制造企业先破冰

中国工程院制造业室主任屈贤明在近期接受媒体采访中提到,制造业转型升级也是中国经济“双循环”新模式构建的根本,当前制造业的创新发展需要朝着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的方向出发,依托优质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展协同创新。

当前,全球各大湾区都在加速抢占新一轮科技创新变革的高地,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早已开始布局,东莞作为湾区重镇反应迅速,抢抓数字化转型的机遇,激活民营企业的创新力量。

12月5日,一场以“产业无国界 协同创未来”为主题的湾区经济论坛在佛山举行,聚焦湾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热点话题,百位专家学者、企业领军人物分享智慧成果,从不同的行业领域来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解。其中就包括近期颇受关注的IPO家具制造业龙头,入选了2020年度广东企业竞争力500强、东莞市规模效益成长性排名前 20 名工业企业的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慕思集团副董事长、总裁姚吉庆在论坛中系统阐述了双循环格局下慕思实现品牌高质量发展的四个创新方向,分别是品类创新、技术创新、先进智造创新和用户中心战略创新,覆盖了企业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维度,形成了具有内生动力的创新生态链。

家具制造业不仅是大湾区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也是我国传统制造业的代表。作为转型的破冰企业,慕思近年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为指导,不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做好智能制造转型和产品开发创新,自主自强自立的建立起了健康睡眠核心技术壁垒,不仅促进了品牌的高端化跃迁,在健康睡眠领域抢占全球的行业竞争制高点,为同类品牌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思路。

深耕工业4.0 构筑“智造护城河”

家具制造业过去曾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资源与环保压力的持续上升,个性化、品牌化、品质化消费需求在全面小康建设阶段的日益明显,加上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范围的行业原材料、物流成本大幅度增加,都是必须直面的行业命题。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经济活跃的大湾区,向来对市场变化高度敏感的家具制造企业们,开始尝试突破传统生产模式的局限。

“慕思从2015年就开始布局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柔性化、规模化、个性化生产的问题。” 姚吉庆在湾区经济论坛重点介绍了入选央视《超级工厂》节目的东莞慕思总部新工业园。通过与西门子、舒乐、ABB、IBM、礼恩派集团等世界一流企业合作,慕思整合了全球*进的工业4.0产业资源,研发整合出独有的大规模定制化软体家具生产模式,*限度地对生产线进行自动化和智能化改造,实现产品智能自动生产、物流智能自动传输和仓库智能自动仓储,打通了从客户下订单到产品交付的全自动化流程。

通过研发和应用这种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智能制造模式,慕思实现自动化、标准化的完全柔性化生产,以及“一床一定制”的高度个性化批量生产,为家居制造企业打破过分依赖手工、非流程化、难以大批量个性定制的传统难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解答。同时,工业4.0带来的强大产能,也为慕思的优秀产品得以大规模推至更广阔的市场。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