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车险领域的创新与探索,正加速推进新能源产业变革。车企纷纷力推车险直销,他们能做好吗?
车险创新正成为重塑新能源产业的新风口。继新能源专属条款正式发布之后,艾瑞咨询也发布了《中国新能源车险生态共建白皮书》(下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车企已纷纷力推车险直销。通过车险这一超级入口,新型车生态即将诞生,并助力车企开启第二增长曲线。
然而,产业格局重塑期也将增加了各种不确定性。站在风口,猪都能飞?那是新能源上半场的法则了。车企发力车险直销,机遇与挑战并存。
机遇一:新能源专属车险破局保障痛点
随着《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试行)》(下称《专属条款》)的发布,车险行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专属条款》变化主要包括:在传统商业车险条款的基础上扩大了保障范围,针对性的保障了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及其相关风险;明确了免除责任范围及新能源车险折旧率;针对新能源汽车特性,定制了包括电网、充电桩在内的四项专属附加险。
总的来说,在当前车险行业存量竞争激烈,经营利润微薄的背景下,新能源专属车险无疑打开了全新的增量市场。而对于车企来说,新能源专属车险则有望成为车企延长服务链条、拓展汽车生态服务和加快车险创新的重要抓手。
机遇二:车企服务链条延长,有望主导用车综合服务市场
特斯拉在直销模式上的成功,带动了造车新势力以及传统车企在创新渠道建设上发力的决心,国内汽车产业的流通方式正在迎来传统的4S经销商模式向直销模式转变的拐点。《白皮书》指出,车企重构营销关系反映了车企急于与用户建立连接,改变过去服务链条短、用户感知力弱等痛点的期望。另外随着汽车电子、车载软硬件及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成重要的交互终端,车企通过新一代的座舱电子系统能够与车主建立更加紧密的纽带关系,从而延展更多服务范围。因此,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下,人、车、厂关系正在重构。在传统模式下,车企往往只承担汽车生产制造任务,交付、维修、增值服务都由经销商承担,车企与用户连接较弱。而在现有模式下,车企正在渗透汽车产业价值全链条,成为消费者用车综合服务的主要提供方。
机遇三:以车险为服务抓手,拓展汽车生态服务
车险是消费者购车接触到的*个服务类产品,过去汽车销售终端主要由经销商集中掌控,因此车商渠道也成为车险最重要的销售渠道(尤其新车车险)。车险的刚需属性及黏性使得经销商得以掌控车主服务入口,从而拓展汽车保养、理赔维修、汽车金融等汽车后市场业务。通常,汽车后服务市场的利润率远高于汽车生产制造环节,但是在传统服务模式下车企的参与度却十分有限。在当前“去中介化”以及新能源汽车“人、车、厂”关系重构的背景下, 车企有望在直销模式以及汽车网联化的基础上直面终端消费者,未来车辆交付仅是车企创造价值的起点,后续以车险为服务抓手,车企能够开拓更多车后生态、车主权益等服务体系。
机遇四:汽车产业智能化改变车险商业逻辑,加速车险创新
新能源汽车拥有在线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属性,以其特殊的电气特征成为汽车智能化落地的*载体,搭载了更精密的传感器和控制器,行车时系统实时运行数据流并提供辅助决策,在此背景下车险的商业逻辑将发生变化,加速车险创新。UBI车险(Usage-based insurance基于使用量而定保费的保险)是车险发展的必然趋势,跟随监管脚步,未来,新能源汽车公司可根据用户属性、驾驶习惯等维度,推出根据“里程”、“时长”的个性化车险。换言之,人们可以像“用电”一样使用车险。UBI车险开车少,保费就少,将大大降低用户的保费支出,也能增加用户参与节能减排、绿色出行的积极性。
然而,机遇不少,挑战更大。以特斯拉为例,即使这家公司已率先洞察上述机遇并打造了当前相对最完整的生态圈,在做自营车险的时候,依然困难重重。巴菲特评价特斯拉进军保险业务时也表示,汽车公司开展保险业务的难度,不亚于保险公司去做汽车。
无论是传统大型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入局车险行业也面临诸多挑战。
挑战一:牌照合约申请困难。
车企经营车险需要全国性的保险代理牌照,这是车企开展车险业务的必备经营资质。同时,车险具备属地化特征,需要设立区域分支机构,才能顺利拓展业务,因此,牌照获取对于车企来说只是“敲门砖”。就保险合约而言,车险属地化运营,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定价及费用政策,车企并不具备快速储备大量产品合约的能力。
挑战二:服务网络准备不足。
当下,我国车险数字化进程尚在起步阶段,本地化出单、结算服务随着市场范围的扩大和下沉,成为车险机构的必备能力。另外,为了给用户提供优质的理赔、维修、车主服务,要求车企与大量的线下服务网点达成协作或自建庞大的服务网络体系,不论选择哪一种,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和资金成本,准备不足可能影响用户的服务体验。而用户*,是穿透行业的*法则。
挑战三:系统搭建不成熟
车企如果想要在车机和移动端的车险业务开展,必须具备一套成熟的线上系统,该系统需具备报价、支付、出单、理赔、结算、管理等功能,能够同时实现与保险公司报价、核保核心系统的深度对接。然而,不同省市不同保险公司接口存在差异,车企在短时间很难实现与各地保险公司大量的系统对接。
要跨越上述挑战,需要车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更要付出昂贵的时间成本,才能把握车险这一战略高地,而在汽车主战场,激战正酣,已成红海,车企几乎无暇他顾。据天眼查数据,截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数量有198家,其中150家是在2018年-2020年之间注册,越来越多的竞争主体正加入激战。
站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十字路口,车企该往何处去?此次艾瑞咨询发布的《白皮书》,提供了一个可能路径:与新能源车险专家携手,抢占车险战略高地,共建新能源汽车新生态。
车车科技助力车企打造在线车险服务体系。
在保险科技领域深耕7年的保险科技公司车车科技,在全行业率先发布了免费的新能源车险解决方案,助力车企打造在线车险服务体系。
车车科技是国内最早从事车险交易在线化、数字化的科技公司,这家公司不仅拥有*的交易系统,而且建立了覆盖全国28个省市的线下服务网络。经过7年的深耕,车车科技已经建立期保险科技数字化基础设施,包括移动端交易平台、to B的保险SaaS系统、新能源车险数字化解决方案、车联网解决方案、出行和共享汽车解决方案,以及汽车后市场的车险解决方案。
针对新能源车企入局车险的痛点,车车科技在车险交易系统、服务网络、理赔维修、车主服务、保险牌照等5个方面建立标准、透明、合规、智能的新能源车险解决方案,免费向全行业开放服务。
在交易系统上,车车开放“澎湃保SaaS系统”免费为车企定制在线化的车险报价、支付、出单、理赔、结算系统。系统目前已覆盖50+保险公司,从保司合约管理、核保规则管理、订单管理等方面,形成车险数字化交易30多个功能模块,完全满足车机和车主移动端在线化交易需求;
在服务网络理赔维修上,车车在28个省市拥有160多家服务网点。一方面可以为新能源车企提供本地化的出单、结算服务,更为重要的是在车企服务不到的地域,车车可以协助车企建立理赔维修网络,保证车主理赔维修的体验;
在车主服务上,车车云管家服务网络遍布全国,与国内主流的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可以为车主提供代步车、洗车、代驾、道路救援、保养等全面的服务,加大新能源车企的服务半径;
在合规经营方面,车车持有全国型的保险销售代理牌照,监管备案的经营资质,服务过滴滴、途虎等头部企业,保证车企经营透明、安全、合规。
目前,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已经使用了车车提供的新能源车险解决方案。在新能源车险变革的窗口期,能否率先借力“专家”服务,尽快建立自己的车险服务体系和壁垒,考验着车企决策者的战略眼光。
“新能源汽车的时代,是用户回归车企的时代,更是重塑车险产品的时代。”车车科技创始人、CEO张磊表示,“车车将利用自身的技术积累和服务网络,助力新能源企业分享新能源车险发展的机遇和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