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东桑西移”和“东绸西移”的持续推进,广西抓住机遇,桑蚕养殖业成为占据全国桑蚕养殖“半壁江山”的产业高地。记者在河池市宜州发现,作为全国*的桑蚕养殖县区,宜州正加快凝聚全产业链要素,以品牌化、集群化、平台化聚力打造辐射全球的“中国丝绸新都”。
广西河池市茧丝绸加工能力领跑全国,目前有茧丝绸加工企业29家,白厂丝产能1.1万吨,占广西白厂丝总产量的71.85%;坯绸产能600万米,占广西坯绸总产量的37.31%。宜州区作为河池市桑蚕产业核心区,产业辐射影响力与日俱增。
“去年投资100多万元改造员工宿舍,就是为了满足国际奢侈品牌对供应商的资质要求。”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韦年光说,国际品牌厂商对宜州丝绸产品关注度持续提升,已数次前往其企业进行考察,并对企业员工的住宿和人文关怀等情况进行细致调研,以进一步商谈将其纳入国际品牌供应商。
图为广西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彩丝生产车间的工人正在作业(徐丽珠 摄)
韦年光表示,公司已成为某国际知名连锁品牌的供应商,同时还与多家奢侈品牌保持密切沟通,以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国际丝绸产品新需求。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来自意大利、法国、美国、印度等地的企业对宜州丝绸产品关注度持续提升,无论是奢侈品需求的高品质丝绸还是印度需要的中低品位产品都能在宜州得到较好满足。如何提高产品品控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开发能力是下一步发展的重点。
“炼白和印染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宜州丝绸全产业链发展的瓶颈。”丝绸之路产业园董事长助理欧春燕说,正是瞄准了宜州丝绸产业印染的巨大需求和发展潜力,产业园引入东部印染企业,补齐宜州产业短板,抢占行业先机。
河池市投资促进局局长张秋文说,印染是丝绸产业链的一大关键要素,河池市将利用前端优质资源禀赋和市场空间,吸引东部产业转移,并推动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同步,构建丝绸产业可持续绿色发展体系。
产业链的逐步完善使得宜州丝绸产业集群吸聚能力进一步提升,桑枝提取降糖生物碱、丝绸文创等企业加速落户生产。
在10日于宜州区举办的首届中国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河池丝绸产业投资峰会上,中国丝绸协会、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等与河池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将共同以技术创新推动桑蚕产业加速发展。同时,会上还签约了20多个合作项目入驻宜州轻纺城,进一步丰富宜州桑蚕产业生态。
河池市委书记秦春成表示,下一步,河池市将聚焦树标杆、强品牌、补链条、聚集群以及搭平台、走出去,抓住“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机遇,以宜州为核心区,推进桑蚕种养基地和茧丝绸精深加工园区建设,打造河池丝绸产业生态圈,逐步向广西、广东以及东南亚等地覆盖。同时,河池还将借势“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向欧亚延伸,进一步扩大桑蚕茧丝绸产业的影响力,打造全国闻名、辐射全球的“中国丝绸新都”。(记者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