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思摩尔基础研究院科学家雷桂林:雾化万物,未来雾化技术有无限可能

2021-11-16 09:15 互联网

11月13日,由蓝洞新消费主办、WETRUE协办的第二届蓝洞电子雾化峰会在深圳召开。现场,思摩尔基础研究院科学家雷桂林发表了主题演讲——《雾化机理科学:从电子雾化到雾化万物》。

以下为雷桂林演讲实录:

上这个舞台还是有点奇怪,因为我以往是搞学术讲座的感觉,跟现在的感觉不一样,不过很兴奋,因为这么多行业的同事以及各个CEO、合伙人在这里参加盛会,也能够分享我们的东西。接下来我讲的内容和其他几位嘉宾讲的不太一样,是从科学的角度去探讨电子雾化行业以前、现状以及未来如何发展,有些讲的东西偏学术化,我会尽*的努力让大家更加清楚我讲的是什么东西。

分三部分:1、简单介绍什么是雾化,大家手上拿的器具都是雾化产品,产生的过程就叫雾化;2、电子雾化过程及机理是什么样,为什么产生雾化的过程,怎么样达到更好的状态,大家做产品就要做研究,做研究就要看看它的本质,从*性原理角度出发,特斯拉老板讲*性原理,他自己做研究就是从*性原理出发;3、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未来我们会做什么样的事,未来整个行业往哪个方向发展,到底是技术引领市场还是市场需求引领技术。

*,什么是雾化?

大家手上拿的电子雾化产品把很大块的液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变成很小的烟气气溶胶,它就是雾状的小液滴,使用的过程就是雾化。日常生活中,大家每天开的汽车时不时就发生雾化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研究特别深入。医疗,小孩子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是雾化。美容,美容仪、香薰仪都是雾化。国家农药里面喷洒农药也是雾化。航空发动机也有,我以前做航空发动机,这里面有燃油的喷雾雾化过程,相对复杂。我们是不是想把电子烟产品当航空发动机研究?你如果这样研究就发现很多东西可以做。

雾化发展史,公元前1554年,到现在就有三千多年,最开始出现雾化,最开始雾化是用来治病的,那个年代能够治病的手段不多,但是那个时候已经发现了雾化治病。到希腊也用雾化的方式治病。再到后面变成一种武器,通过雾化的方式变成武器。到后面形成最原始的蒸汽机的原始机,后来又开始治疗疾病。雾化技术*的用处,在以前一直用在治疗上,现在也是用在治疗上,电子烟治疗的是瘾,其实是一个原理。1858年英国的一个医生发明了雾化装置,这是用来做吸入式的雾化装置。19世纪中期就开始用来做蒸汽机,这时候就带来了很大的变革--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世界。到20世纪以及21世纪,各行各业雾化技术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在深刻、深入的改变着所有人的生活,包括在座每一位。比如2003年大家手上拿的东西就出现了,改变传统抽吸的方式,和现在不一样,十几年发展过程中它产生很大的变化。

前面讲的发展史过程中,雾化最主要是用于做治疗,尤其19世纪以前。最简单的方式是加热,通过热量使得它产生沸腾产生雾气,这种状态是最开始雾化的方式。后面不断的发展就出现气流循环、超声波,还有家里用的加湿器,以前用加热的方式,现在用超声波的方式就变得很安全。还有文丘里效应,还有医疗用得最多的震动筛孔,随着生活需求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雾化做得越来越好了。

第二,电子雾化过程及机理介绍。

电子雾化的过程到底怎么回事?前面给大家简单讲了是通过一个装置把液体变成小液滴喷出去,它有两种过程,液体变成小液滴,还有液体先变成气体再变成小液滴,大家现在手上所用的产品是第二种,液体先变成气体再变成小液滴。右边的图电子雾化产品的原理很简单,尤其C端的弹就是10个零件以内,越小的东西、越精细的东西想做好越有难度。据市面上消费者反馈电子雾化产品不是那么好,有很多痛点,我们来看看为什么。

电子雾化是非常复杂的综合学科,它不是通过一个电池加热雾化就OK了,过程是这样子,但是里面的科学其实有很大的不一样。比如我学工程热物理,工程热物理在以前就是烧锅炉的,以前的蒸汽机也是这块,航空发动机、汽车发动机也是这块,里面就涉及到热,是物理学科。现在抽到呼吸道里面都叫气溶胶,气溶胶实际上就是混合的物质,很小的微粒,它还涉及到声学、力学、空气动力学、生物医学、材料学等,学科越来越多,现在有30多个学科。

基本传输过程,大家知道电子烟涉及到很多学科,为什么涉及到这么多学科?*步,不管是陶瓷还是棉芯,过程就是把液体从油仓里面输送到加热的部位,不管是陶瓷的雾化面还是棉芯的发热丝,首先要做的是把液体输送过去,如果不能输送过去抽的都是焦味,像家里做饭煮糊的味道,很不友好;二是输送过来的液体被加热达到沸点,比如在家里烧开水,海平面大气压下要烧到100度才能沸腾才能产生水蒸气,这个温度就是沸点,烟油的沸点200多度;三是产生烟气气溶胶要通过器具的气道输送到人体的呼吸道系统,这是递送的过程,如果器具设计不好,产生了10毫克的气溶胶,结果只输送5毫克,利用率就低了,只有50%。如果输送8毫克,利用率就有80%,这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水平;四是最关键产生作用的过程,前面三步都做了,产生气溶胶都没有吸收,对你来说就是做无用功,抽的就是好玩,没有任何效果,也感受不到带来的愉悦感或者口感。气溶胶怎么样让人吸收的更好,让人达到更好的愉悦感,这就是很大的科学问题。

前面两部分介绍电子雾化和它的过程。

第三,雾化技术展望及未来。

我们做的1.0版是现在大家手上拿的,刚才讲的四个过程,从气液传输到液体雾化到雾气输送到液体的沉积,整个流程摸透了,知道什么器具达到什么效果,消费者用起来才开心,觉得花钱是值得的。像去医院买药治感冒,吃了之后马上好他就觉得开心。如果越吃越差或者吃了不好,他就觉得冤枉了。

2.0版本不仅要达到效果,还让他用起来更爽,口感更好。现在喝中药是良药苦口利于病来告诉你这个药虽然苦,但是要喝,因为它对你有用。后面我们不再这么跟大家讲,我们告诉你不仅有用还好喝,你又喜欢喝还能达到效果,那就不一样,我们要把整个雾化过程和雾化对象关联起来。什么样的对象用什么样的雾化技术实现,达到更好的状态。怎么用起来会感觉到这个东西不是在喝中药,我感觉就是在喝饮料、喝咖啡,我在喝草莓汁等各种各样的,怎么样设计更好的雾化器实现更好的口感和满足感是我们要做的事情。

我们刚才讲了医疗雾化,怎么通过研究把它延展到更好的医疗上去?大家在医院里面用药的时候一般有三种途径:一是静脉注射;二是口服;三是雾化。

静脉注射通过注射器把药液输送到静脉血管里面再传输到所需要的位置,比如肺部,它经过血液循环和代谢的过程,这个药效能不能得到保证是药代动力学的问题,要打一个问号。口服药经过消化系统,消化系统里面有很多胃酸,有很多东西对药效产生影响,又多了消化系统再加血液的循环代谢,那就不一样了。雾化就不一样,如果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阻肺、肺结核、支气管炎等,通过雾化器具把气溶胶的功效成分带到呼吸道系统,直接把向传输,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我在上面讲课,我讲久了喉咙疼,如果大家经常出去讲课讲久了喉咙疼,讲久了状态会差。如果这时候来颗金嗓子含一下,含了你就无法讲课,因为口腔里面有东西影响你讲课。如果把它变成雾化装置,直接抽两口就好了,然后继续讲,就不影响使用。

雾化健康,像刚才讲喝中药,你喝起来很苦,如果不让你喝,让你抽,会有很好的效果吸收,肺部的吸收率远高于血管的吸收率,是不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中药不再苦,抽起来是很爽的味道。

美容,这是女孩子特别喜欢的,昨天晚上我老婆给我强制做面膜,说我变得越来越丑了。躺在那里20分钟不能干别的,脸上敷了一堆泥巴。做面容影响了你的行动,你不能自如的干自己想干的事,而且敷在脸上出去有点吓人,如果变成美容仪或者面膜仪,什么时候不舒服就喷两下,达到的效果比敷20分钟面膜还好,这种是不是很向往?走到哪里喷两下达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气溶胶颗粒尺寸在1微米以下,很快被皮肤的毛孔吸收掉,效果很好。尤其男同事脸上的毛孔远大于气溶胶颗粒,喷在脸上马上吸收,给你带来很好的美容效果。

消费,喝茶、饮料或者咖啡,我们都需要有器具在某个位置弄上开水泡上茶慢慢喝,出去也不能随便行动,不能随便在路上想喝茶,只能买罐装冷的。如果弄成雾化茶、雾化咖啡、雾化饮料,你随时可以弄,不爽吗?还可以加热,比冷冰冰的咖啡或者茶喝起来爽。

刚才给大家讲了各个领域的应用,前面那些比较远,尤其咖啡和茶。在不远的未来,现在电子雾化产品外形会不会有些变化?形态怎么做得更好?这些都长得不咋的。安全性是大家最关注的问题,像汽车排放标准国一、国二、国三、国四、国五、国六,我们的安全性是不是应该越来越高?除了口感还有哪些体验?比如现在大家抽电子烟,问你抽什么味道?他还要回想,这是绿豆味还是西瓜味还是薄荷味?你不能所抽即所得。大家手上拿的东西除了单一的用来抽,能不能干点别的?能不能跟你的手机连起来,或者产生定位,或者知道周边有同样的人玩同样的东西,有同样的圈友,能不能和你产生互动,这些都是我们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一个月之内我们会给大家带来一场全新的雾化革命,FEELM新一代陶瓷芯技术即将面世,敬请期待。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