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镌刻在大地上的红色史诗

2021-09-09 11:05 互联网

缅怀革命先烈,筑牢初心使命。作为广东省首批红色革命遗址,深圳市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完成整体修缮后,于今年焕新亮相重新开放后,一批批党员前来重温入党誓词;一队队学生来到纪念馆聆听党史,记录心得;数月来,纪念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事业单位、武警支队、学校等数十个社会团体,超过万人次到访参观。

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是深圳重要的红色地标。自建区四年来,“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按照深圳市委、市政府的具体部署,积极加强东江纵队纪念馆建设,保护和挖掘更多红色文化资源,努力将深圳这张红色名片擦出炫目之光,照耀着坪山乃至深圳波澜壮阔的改革创新发展之路。

蹄疾步稳—红色文化名片擦亮东纵之光

在东纵路230-1号,东江纵队纪念馆依傍着前进报社旧址和曾生故居。纪念馆大门由一面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构成,一棵盘根错节的大榕树依门而立。大门两侧砖墙形如大鹏展翅,铜制浮雕墙上,刻着东江纵队营救文化名人的历史画面,刻着东纵战士奋勇杀敌的惊心动魄场景,刻着撼天动地的一种抗战精神——东纵精神。

据了解,深圳坪山是东纵起源地,是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的家乡,被称为“东纵之乡”。东江纵队曾经活动过的区域,均不同程度建立有相关旧址或纪念设施。在深圳、东莞、惠州、广州、香港、河源以及山东烟台等,遗迹、旧址有几十处之多,其中以深圳为最多。而在深圳,东纵绝大部分红色资源又集中于坪山。目前,在全国有深圳坪山东江纵队纪念馆、东莞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惠州罗浮山东江纵队纪念馆。而在三个纪念馆中,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成为广东省最早建成的东江纵队主题纪念馆,成为深圳一张闪亮的红色文化名片。

作为华南抗日战场的一面旗帜,东江纵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形成的伟大东纵精神,如百年榕树般葳蕤如盖载入史册。这是深圳乃至广东地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坪山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

“很多东纵老战士每次来到这里,都会老泪纵横,抚摸着旧物,久久不肯离去。因为这脚下的土地,曾是他们战斗过的地方,熔铸着他们的血和泪、情和爱、信仰和希望。”解说员动情地说。

“每一画和每一个展品我都仔细看过了,太震撼了。让我感受到没有前辈们的付出,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重温入党誓词后,有党员激动地表示。

为什么他们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他们对脚下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东江纵队及其司令员曾生,得到了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接见。1995年11月,时年85岁的曾生逝世。岁月无情,曾与曾生并肩作战的很多东纵老战士相继离世,部分东纵遗迹亦在岁月侵蚀中遭到破坏。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财富的东纵文化,保护迫在眉睫。

为了缅怀无数英烈和铭记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1998年,经深圳市东江纵队老战士联谊会筹建,在民间捐资和政府资助等支持下,东江纵队纪念馆于2000年12月建成,12月2日开馆,2002年移交给政府。

纪念馆占地约5000平方米,展厅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集中展示东江纵队发展史和辉煌业绩。目前,东纵纪念馆被评为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反腐倡廉基地、广东省国防教育基地、首批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重点建设示范点、深圳市廉政教育基地、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馆至今累计接待观展人数近百万。

在修缮之前,纪念馆主展厅由序厅、东纵史迹展厅、二楼曾生展厅组成。原来的展厅内陈列有14幅革命历史题材的油画、23幅动态作战示意图、658幅珍贵历史照片和近千件老战士捐赠的实物等。展厅按照东江纵队发展历程,从“抗日救亡、武装准备,组队抗敌、突围东移,返回敌后、恢复发展,挺进港九、营救精英”到“东纵战士、老兵新姿”等共十三个部分,用丰富翔实的史料与历史文物、图片、油画、光电显示作战图和大型沙盘等方式,全面展示了东江纵队和两广纵队、粤赣湘边纵队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诞生与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以及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所立下的丰功伟绩。

“英雄的鲜血已凝结成人民幸福的硕果,他们的功绩和精神与山河共存、与日月同辉。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将永远激励和鼓舞人民为祖国统一、振兴中华。”位于大门右侧不远处的烈士英名碑凝重肃穆,前言文字充满了对英烈深切的缅怀与悼念。纪念馆根据省及有关市、县民政部门的革命烈士名录和相关史料,共收集6775个英烈之名,镌刻在硕大的长方形青色大理石碑上。

朱德总司令在党的“七大”所作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争》中,将东江纵队和琼崖纵队与八路军、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东江纵队用鲜血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笃行致远—东纵精神辉映抗战引领新时代

“我们是广东人民的游击队,我们是八路军新四军的兄弟,我们的队伍驰骋于东江战场上,艰苦奋斗英勇杀敌,取得了辉煌胜利……”70多年前的《东江纵队之歌》,气壮山河的激昂旋律,深情唱出了东纵战士们浴血奋战、英勇杀敌的革命精神,鼓舞着东江纵队在艰苦奋斗中不断取得辉煌胜利。

1938年10月12日,日本侵略军在大亚湾登陆。十多天的时间,日军占领了广州,东江下游大片地区沦陷。国破家亡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迅速成立了两支人民抗日武装,一支是曾生领导的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活动地点以坪山为中心,成为广东和华南领导抗日的中心地区,坪山因此成为了东纵战斗最核心、最关键的区域;另一支是王作尧领导的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活动在龙华。1943年12月2日,这两支部队合二为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坪山宣告成立。成立大会的地址就位于坪山区文武帝宫前的广场。这个地方永远被定格为东纵成立的标志地。

在当时,远离八路军、新四军主力情况下,在华南敌后艰苦复杂的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抗日劲旅,在多年抗战中英勇奋战,建立了约6万余平方公里的根据地和游击区,作战1400余次,毙伤日伪军6000余人,俘虏投诚3500余人,成为广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一面旗帜,立下赫赫战功——

在文化名人大营救中,东江纵队成功营救数百名著名爱国人士、文化界人士,保护了一大批民族精英。1942年12月25日,香港沦陷,东江游击队和香港地下党一起,克服重重困难进行秘密大营救,胜利地从港九地区营救了文化界精英和爱国民主人士300余人及其他人士共800余人安全脱险,并转送到大后方,被茅盾誉为“抗战以来(简直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抢救工作”。

在营救文化名人的同时,东江纵队成功抢救多批国际友人和盟军人员,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做出了重要贡献。游击队员们和地下工作者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英勇救出英国人42名,印度人54名,丹麦人3名,挪威人2名,俄罗斯和菲律宾人各1名。

东江纵队为解放广东作出了重要贡献。1946年6月30日,东江纵队主力2583人在葵涌的沙鱼涌海滨出发北撤,前往山东烟台解放区,编入第三野战军,后来扩编为两广纵队,参加了解放战争。没有北撤的人员潜伏下来,在国民党发动内战后重新组织起来,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1949年3月,两广纵队南下和粤赣湘边纵队等部队并肩作战,担负解放广东战役一翼的任务,为解放广东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军委赞誉其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

在革命战争中淬炼而出的东纵精神不断升华,成为深圳重要的精神根脉,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引领深圳的发展。曾生、袁庚等东纵人从烽火硝烟的战场走向和平年代,和无数拓荒牛一起,勇立潮头,坚持做到一颗红心始终向党、一片丹心始终为民,用听党指挥、一心为民的东纵精神,引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深圳精神,打响了改革开放“*炮”,铸就了改革开放试验田的“蛇口模式”,书写了深圳为从一个不见经传的边陲农业县,蝶变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发展传奇。

“东纵精神”是特区发展的不竭动力,不断鼓舞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以更大的胆识、更大的魄力、更大的决心,全面推进特区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补钙壮骨—创新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功能

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新时代更需要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引领。坪山区利用自身红色资源优势,不断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推动坪山区各项事业不断向前。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自2018年以来,坪山区始终坚持基层党建工作系统化建设、体系化发展,使其成为促发展、惠民生的坚强战斗堡垒,为坪山区建设“东部中心”提供坚实支撑。为此,坪山区以东江纵队纪念馆为平台,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和打造品牌,开展东纵红色文化建设——开设“东纵红色文化大讲堂”,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及东纵老战士讲述革命故事与奋斗历程。而开通全省首条“不忘初心东纵精神红色教育公交专线”,串联东纵红色资源,打造“移动党性教育基地”,则成了创新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的有益尝试。

为了把东纵精神转化为坪山区推动深圳东部中心建设全面提质提速的强大动力,坪山区统筹整合全域红色文化资源,以东纵纪念馆为核心,同步保护、活化利用好前进报社旧址、庚子首义旧址罗氏大屋等历史遗址,更好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功能作用。经坪山区委组织部、坪山交通局和东部公交公司共同努力,2018年7月2日,“东纵精神”红色教育公交专线,作为坪山“移动的党性教育基地”正式开通。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红色公交专线”会准时出发,为有需求的市民提供服务。它的开通和运营,不仅是对东纵精神的宣传和传承,更是红色文化传承和发挥红色文化功能的创新实践,让老百姓看得懂、感兴趣、有收获,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并从中汲取奋力前行的力量。

历史是*的教科书。“东纵精神”承载着深圳地区的党史、光荣的革命传统、革命队伍的理想信念,承载着党的宗旨,是开展党性教育很好的载体,对坪山乃至深圳广大党员干部提升党性修养、践行初心使命、完成历史重任意义重大。接下来,坪山区拟开展东纵精神课程,将东纵精神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将坪山区委推行的“*课”制度引向深入。

比如,组织专家学者对东纵的红色资源进行整理、挖掘和研究,形成以东纵精神为主干的党性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开展专题课堂教学。同时,结合自身独有的红色资源,在曾生故居、东江纵队纪念馆等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开展现场体验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进行情景教学、电影课堂、交流座谈、互动教学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发多门特色课程和多条红色教学线路,进一步提升坪山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坪山区不断将东纵精神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光大。

培根铸魂—独特红色文脉焕新开放

坪山区委书记陶永欣强调,东纵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红色资源,东纵精神更是成为了深圳特区的重要根脉,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坪山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东纵文化的保护、发掘和东纵精神的弘扬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专门出席了2016年在坪山区的东江纵队纪念馆举行的东江纵队北撤70周年座谈会,和东纵老战士一道回忆峥嵘岁月,并且对如何弘扬东纵精神,保护和建设好东纵相关遗址提出了部署要求。

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利用坪山特色文化资源,2020年,深圳市东江纵队纪念馆专家委员会在深圳市坪山区正式成立。专家委员会积极推动东纵纪念馆提升,挖掘好发挥好其功能意义,持续擦亮红色文化名片。

今年,坪山区委区政府对东江纵队纪念馆进行整体提升改造,通过创新展陈设计,对纪念馆的展陈方式、场景、功能进行全面提升,更好发挥东江纵队纪念馆在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红色旅游等方面的独特功能。

修缮后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充分运用图片、油画以及幻影成像等互动展项,全方位地展示了东江纵队诞生与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尤其是用多媒体互动的方式艺术化还原了“百姓慰劳东纵战士”“铜锣径伏击战”“与盟军情报合作”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历史场景,带给观者身临其境的观感。同时,纪念馆还重新整理、整合、收入了14首东江纵队相关歌曲,并增设了东纵歌曲点唱屏,群众在这里可以学习传唱经典的东纵曲目。

为了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周边环境,相关部门对纪念馆门口道路进行了综合整治,针对纪念馆门口两侧人行道电缆沟盖板松动、道板砖不平整问题,调平盖板、新做混凝土人行道,并规范设置无障碍坡道,并对东纵纪念馆大型旅游标志牌进行立柱刷新和标志牌版面更换。

修缮提升后,东江纵队纪念馆将成为更加代表坪山气质、缅怀烽火岁月和激励后人奋发图强的纪念馆,对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及品位具有重要意义,将更加突出城市红色历史文化特色与价值,为彰显深圳独特的历史文脉和弘扬深圳人文精神作出贡献。

据悉,接下来,深入挖掘及策划开展系列党史教育、爱国教育、公共教育、文艺创作等活动;同时,努力打造东纵红色文化旅游名片,充分利用东江纵队纪念馆、前进报社旧址、庚子首义旧址、水源世居、罗氏大屋等红色旅游景点,围绕东纵文化资源,与大湾区红色文化品牌联动,推进区际及东莞、惠州东江纵队纪念馆馆际交流合作,探索建立东纵文化传承发展协作机制和博物馆联盟,策划设计红色旅游跨区域精品路线。

弘扬东纵精神,践行初心使命。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修缮提升后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将落笔新的一页,让东纵精神在新时代赋能敢闯敢干的深圳精神,推动创新坪山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双区”建设和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实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