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海林投资:鲜为人知的投资机构 却是产业投资的“常青树”

2021-07-15 14:48 互联网

今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公司业绩暴增。涉及这一领域的诚志股份近期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时再次印证了这一趋势:二季度以来子公司诚志永华显示材料公司产销两旺。

诚志永华背后,一个重要的投资者就是海林投资。在泛半导体投资领域,与具有华为基因的哈勃相比,始创于2005年的海林投资似乎鲜为人知。但实际上,这家投资机构一直在默默前行。翻看它投资过的项目,发现很多都发展为细分领域的佼佼者,比如欣奕华,在LED显示产业、光刻胶产业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比如上达电子,成为区域重点项目。

这家投资机构的整体表现也不平庸:一支短小精悍的投资团队,投出了东旭光电、上达电子、显芯科技、欣奕华等一大批明星企业,目前已有10家成功通过IPO。

敢吃“螃蟹”的CVC

CVC(企业风险投资)是指企业通过设立专业的投资机构或战略投资部门,对外直接进行投资。这种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投资模式,到了90年代在我国开始起步。

1998年,实达集团1200万投资北京铭泰科技发展公司,被业内普遍视为我国*个初具规模的CVC投资案例,这一年也被称为CVC元年。此后至2010年前,受本土投资机构普遍活跃度较低等内外因素影响,我国CVC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而海林投资正是在这个时期成立,成为CVC投资早期敢于“吃螃蟹的人”。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CVC行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互联网、IT、电信及增值业务和娱乐传媒等行业。半导体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出资门槛高,当时中国的半导体投资进入低潮期,持续专注投资的资本非常少。海林投资2008年开始储备,2011年发起成立中国光电与创新科技产业基金,其中包括英菲尼迪股权基金管理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等国内外*实力的大型集团。

早期,海林投资旗下的产业基金投资领域不仅覆盖光电领域,也重点关注环保、文化、农业等多个行业。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随着对产业认知的加深,海林投资“加减法”并行,逐渐确定公司发展方向。“最近几年,海林投资真正聚焦硬科技领域,定位也开始变得清晰。”海林投资董事长兼执行合伙人尹佳音曾在采访中表示。

“开垦”产业链上游

半导体产业本来是一个非常安静和寂寞的产业,但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实体名单的出现,使得行业对其重要性有了新的认知。外部资金大量涌入,包括原来做互联网、IT的产业基金纷纷投入到半导体产业中来,整个半导体的投资方式发生很大改变。

即便半导体投资再热闹,海林投资依然保持清醒的认知。众所周知,半导体行业是一个资金壁垒很高的行业,按照一般标准,一条产线的投资额就超过300亿元,只有大型企业才有资金实力投资此类标的。而作为半导体行业上游支撑的设备和材料,其市场占比达25%,投资门槛相较半导体低,这成为海林泛半导体投资的突破口。尹佳音曾指出,海林投资主要聚焦在芯片和光电产业的设备、材料等产业链上游,以及产业之间的整合。

现在已经浮出水面的高科技公司欣奕华、柔性印制电路板高新技术企业上达电子等都是海林投资早期出手投资的项目,而这仅是其泛半导体领域投资版图的冰山一角。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海林投资形成了专业的投资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今年已连续投资德施曼、显芯科技、诚志永华、飞享互联等公司。资料显示,显芯科技是专注于提供前沿面板驱动方案的IC设计公司,主要提供新型显示技术AMOLED、AM Mini LED等芯片产品。诚志永华多年专注于液晶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的技术开发,开创液晶材料国产化先河。

围绕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布局,为海林投资项目退出提供了保障。海林投资的企业,如做半导体前端设备制成,或者做先进材料的,或者做检测,它们彼此之间可以产生协同效应,通过上市并购等产业整合方式轻松实现退出。

2021年一季度后,华为禁令等事件对供应链和业务的影响全面显现。国内证券机构认为,整体而言,半导体缺货给国内厂商难得“试错”的机会,国内半导体厂商将迎来产业链导入良机。

半导体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Gaterner预测,到2023年,中国半导体的投资规模较2020年相比将有80%的增长。需要注意另一面,半导体投资有其自身发展规律,投入的时间长,见效慢,且需要持续地投入。

“坚持”是半导体投资的*途径。这点看似简单,但真正做到的少之又少。而海林投资,走在了半导体发展浪潮前夕,并在这条路上走了十多年。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