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优质龙头蓝思科技股价遭错杀 短期回调不改长期投资价值

2021-01-25 09:22 互联网

22日,继欧菲光前日突然盘中跳水之后,1800亿市值的消费电子产业链龙头,蓝思科技开盘后快速放量下跌,盘中一度跌逾13%,当日收盘有所回升。

对此,中金科技表示,今年整个消费电子产业链都有调整,有一些传言,短期看是介入机会。去年四季度到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手表耳机等销量增长很好,去年四季度销量是超了预期,今年一季度至少20%以上增长,长远来看,消费电子行业将迎来新的成长周期。

截至昨日,2021年来的十几个交易日内,蓝思科技股价便屡屡突破新高,股价累计涨幅达到30.74%。回顾近两年蓝思科技闪崩砸出“黄金坑”后,后市交易均有大幅反弹,走出了波澜壮阔的行情。2019年11月22日,蓝思科技突然遭遇闪崩跌停,从13.59元跌至12.28元,随后一路上扬,2020年2月回涨至22元以上,区间涨幅高达86%。2020年4月13日,蓝思科技因公布定增预案,开盘后封死跌停板,股价一度跌至15.88元/股,随后开启回归模式,区间涨幅超139%。目前蓝思科技150亿定增刚落地不久,获得各大机构的积极认购,充分说明市场对公司基本面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的看好。建议坚定地拥抱业绩优良的白马股,坚持长期主义,将每一轮调整看作抄底优质白马的*时机。

业绩表现不凡,下游发展空间巨大

蓝思科技是全球*的消费电子外观件供应商,在垂直整合战略引领下,公司目前业务覆盖视窗与外观防护玻璃、蓝宝石、精密陶瓷、精密金属、触控模组、摄像头、按键配件、组装等,未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持续增长的业务基础稳固。

受益于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公司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公司近年来业绩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2015-2019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15.1%,公司归母净利年复合增长率达12.5%。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64%,归母净利润增速高达209.63%,均超过往年平均水平。可见公司多利润源已经搭建完成,正进入业务提速增长期。

除此之外,据蓝思科技公告显示,此次定增募投项目达产后,公司将实现年产智能穿戴设备零组件900万个,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元;车载玻璃及大尺寸功能面板3719万件,年产值42.73亿元;消费电子3D触控功能面板12015万件,年销售收入约70.27亿元。

盈利能力强劲,产业链话语权较强

经营现金流情况透露了公司能否真正赚钱以及在产业链地位高低的关键信息。公司2015年至2019年经营现金流非常健康,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现持续增长趋势,这说明公司业务变现能力强,利润质量高。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至2019年公司的净现比平均都在2倍以上,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长期保持在20%附近水平,也体现了公司在产业链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对下游供应商话语权较强。

产能规模行业*,经营效率明显提升

截至2020年9月30日,蓝思科技固定资产达到262.69亿元,2015-2019年蓝思科技固定资产年复合增长率达20.5%。随着定增项目落地,公司生产能力将更上一层,产能优势更加牢固,未来能够更好满足下游客户持续放量的需求。

随着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公司规模效应持续凸显。2016年-2019年,公司销售费用占比和管理费用占比整体明显下降。2016年,公司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合计占比为17.80%,而到了2020年前三季度,这一占比已经降低到了7.44%,大幅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公司内部经营效率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由于产品获得客户高度认可,公司销售费用占比也得以降低。据公司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前十大材料的自制比例持续提高,相比外购成本大幅节约。原材料成本下降有助于降低公司的生产成本,有助于公司业绩提升。

营运效率业内*,偿债能力良好

2015-2019年蓝思科技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较高。这一方面是由于营业收入较快增长带动存货和应收账款快速周转,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公司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比相比同行企业处于较低水平。

蓝思科技2019年资产负债率下降到52.29%,较2018年下降了8.1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3.08%。定增完成后,公司负债率也会继续下降,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都获得提升。公司通过定增获得长期资金,能够减轻债务压力,有利于公司未来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而在行业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

面临5G时代大发展的机遇,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下游需求旺盛使得公司拥有充足订单,长期维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蓝思科技凭借较强的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持续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一直保持稳健的财务基本面,这也使得公司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获得众多机构投资者青睐。展望未来,蓝思科技在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双轮驱动引领下,将紧抓5G、AI和IoT等技术的大规模商用的发展机遇,夯实公司在5G时代的行业龙头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做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相关资讯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